焦点要闻: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赵雪红:白衣战士初心使命在肩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023-05-14 18:20:02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改改/朱诗意 王蕊

5月12日,第49届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名单公布,22个国家、37名护理人员获此殊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的赵雪红是浙江省唯一的获奖者。这也是时隔14年后,浙江省护理人员再获此荣誉。

“在我的理解中,南丁格尔精神是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赵雪红说。她是这么理解的,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


【资料图】

赵雪红工作照(浙大一院供图)。

赵雪红是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浙江大学护理硕士生导师。她在护士这个最平凡琐碎、却又最繁忙且责任重大的岗位上,已无怨无悔地坚守了整整37年。

穿上白衣,就是战士!

2003年,“SARS”横行。赵雪红负责筹建发热门诊,曾几天几夜连续奋战;

2008年,汶川地震。作为浙江省派驻汶川救护医疗队成员,赵雪红不顾余震危险,带领转运小组一次次逆行深入灾区核心,救治、护送、转运伤员;

2009年的H1N1甲流、2013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暴发时,赵雪红均在一线,主动请缨接手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一直“战斗”到疫情结束;

2015年,埃博拉肆虐西非大地。赵雪红挺身而出,告别即将高考的女儿,远赴地球另一端,与病死率高达50%-90%的凶猛病毒搏斗,从死神手里挽救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重生的非洲孩子叫“中国妈妈”……

当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总能看到赵红雪的身影。三年前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感染患者急剧增加。原本正在与家人和好友在新西兰旅行的赵红雪,再也无心留恋风景,当同事还在犹豫要不要联系她希望她能提早回来时,她主动打来了电话,冷静而坚定地说:“急危重症是我的专业,现在医院一定需要我!”

要知道这次的国外旅游,赵雪红筹划多年才成行。同事们不忍打断,但她们又太了解赵雪红的性格了。看到赵雪红拼命地刷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信息、打电话咨询,想方设法买机票……她们无法劝、不能劝、也劝不了!

几经周折,赵雪红终于买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历时36个小时,转机三趟,1月28日上午,终于回到杭州。出了机场,她直接奔赴之江院区。当她的身影出现在重症监护隔离病房时,同事们先是一脸惊讶,继而欢呼雀跃:“赵老师回来了!”这一刻,那些曾先后和赵雪红搭档过的“老战友”们,纷纷湿润了眼眶。

在重症监护隔离病房里,赵雪红一“扎”就是整整105天。俯卧位通气、危重症患者转运、全球首例老年新冠感染患者肺移植围手术期护理、各类急诊手术的急救保障……几乎在每个高风险环节,赵雪红都会第一个“跳出来”:“有我‘打样’,大家就没那么害怕了。”

她带领着护理团队累计收治确诊新冠感染患者105例,承担了浙江省95%危重型患者的救治,ICU同期最多有12台ECMO同步运行,完成肺移植手术2例,创造“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穿上护士服,赵雪红就把自己当作一名和平时期的“战士”,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她的身影,面对祖国的召唤、面对人民的期盼,她从不缺席并且总是身先士卒。

人性光辉闪耀异国他乡

“我害怕,我不敢睡,我怕我闭上眼睛,就要死了。”晚上10点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孩子,用夹杂着当地方言的不流利的英语害怕地说。

“不会的。孩子!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病,我陪着你,你安心睡觉。”赵雪红也用英文柔声但坚定地回复孩子。

这是发生在非洲利比里亚板房医院的一幕。从那以后的每个夜晚,赵雪红都会进入病房陪伴这个孩子,直到他安然入睡。当孩子康复后离开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时,他脸上绽放着笑容,向医护人员敬礼,当他听到赵雪红喊他名字时,他开心极了:“我认识您的声音,您就是那位经常陪着我的中国妈妈。”

赵雪红在利比里亚埃博拉遗孤院为孩子分发食物(浙大一院供图)

非洲孩子不知道的是,这位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她是“扔下”了自己正在准备高考的孩子,跨越半个地球,来到他们的国家,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治他们,帮助他们一起对抗死神,陪伴守护他们度过这段最黑暗、最恐惧的时光。

在救治埃博拉患者的同时,赵雪红还将中国先进的护理和防护经验带到这里,并积极牵线搭桥为埃博拉幸存者和遗孤募集善款。她的大爱无疆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医护的博大胸怀,闪耀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之光。因其杰出的工作表现,她被授予“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浙江骄傲最美浙江人”的称号。

平凡岗位中超越自我

从业多年以来,赵雪红思考得更多更深:作为“国家队”医院中一名长期在急危重症一线的护理专家,能否从实践中,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理论,惠及更多人?又是否能发现问题,进行创新性改革,进一步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08年,赵雪红组建循证护理小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经过3年的研究,于2011年主持开发了“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用于快速筛查高危患者,彻底改变了传统经验分诊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实现了分诊工作的同质化和标准化。目前,该系统已在数十家综合医院推广应用,该项目荣获全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群体伤、群体中毒急诊分诊模型,先后在各类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期间,她又带领护理团队开发了“智能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和“智能化传染病风险预警模型”,实现了发热门诊分区管理,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该项目再次获亚洲和中国“医院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金奖”,并入选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典型案例”。

这累累硕果,对一位工作已经忙碌到几乎没有自己时间的护理专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多少个深夜,她脱下白天的疲惫,又坐到书桌前秉烛夜读,不断吸收着新知识,用宝贵的时间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一点点化成文字。

“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三十多年来,赵雪红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用精湛的护理、科学的管理,用积极的探索、严谨的态度,为护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

下一篇: 我国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人才活力持续释放_环球百事通
上一篇: 最后一页